Martha Argerich 瑪塔.阿格麗希 1941年6月5日出生於阿根廷

首都 布宜諾斯艾利斯。父親在政府的外交部門任職,平日喜歡參

加各種藝文活動,在音樂與藝術方面都頗有素養。阿格麗希出生

後,並未展現特別的天才傾向,不過從五歲開始習琴後,便有如

睡醒的猛獅一般,演奏能力幾乎呈等比級數增加。當她拜在第一

位老師克森巴姆﹙Sylvia Kersenbaum﹚門下學習,克森巴姆便

驚訝於阿格麗希無比驚人的進步速度,不久便建議她的父親去找

當時阿根廷最著名的鋼琴教師史卡拉穆札﹙Vicenzo

Scaramuzza﹚。到了八歲時,小阿格麗希已經能夠演奏莫札特的

大部分協奏曲。在史卡拉穆札的引導與啟發下,阿格麗希很快的

便吸收了莫札特、舒曼的大部分作品,在11歲時,她已經能夠演奏

舒曼的全套鋼琴作品,而舒曼也成為她日後的主要演奏曲目。13

歲時,父親被指派到歐洲工作,因此舉家遷至歐陸居住,先後待

過德國、法國、瑞士、義大利,因此阿格麗希也有機會能夠接觸

第一流的大師級演奏家。 這段期間,阿格麗希跟隨過的老師有古

爾達﹙Federica Gulda﹚、米開蘭傑里﹙Auturo Benetti-

Michelangeli﹚、馬卡洛夫﹙NikitaMagaloff﹚、阿斯肯納希

﹙Stefan Askenase﹚等人,其中影響最大的,便是當時已被稱

為維也納鋼琴三傑之一的古爾達。此時古爾達雖然還只24歲,但

是在維也納已經是一位熱得發燙的傑出演奏家。他錄下阿格麗希

的演奏,並且教會她如何傾聽自己的演奏,並從其中感受到「正

確」與「錯誤」。在古爾達的教導下,阿格麗希養成了獨立自

的演奏模式,並且在性格上也或多或少的受到古爾達的影響而顯

得我行我素、敢怒敢言。從13歲到15歲,阿格麗希在不到三年時

間便已經跟隨過超過八位老師。阿格麗希在每一位老師的演奏之

中都學到了許多從前在阿根廷所無法知道的東西。就在這個1956

年,阿格麗希展開了演奏生涯。次年,阿格麗希一口氣報名了三

個國際性的鋼琴大賽,分別是里斯本國際大賽、布梭尼鋼琴大

賽、以及日內瓦大賽。 其中,布梭尼鋼琴大賽與日內瓦大賽相隔

不到三週,阿格麗希以雷霆萬鈞之勢,先在波沙諾﹙Bolzano﹚給

布梭尼的評審們上了一課震撼教育,然後在十餘天後又在瑞士的

日內瓦讓評審們張大了口合不攏來。理當然的,首獎!此事至今

仍為人所津津樂道,一位16歲的少女,是如何完成這種壯舉,實

在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廣受矚目 事實上,阿格麗希的事業是從日

內瓦大賽之後才正式展開的。人們開始注意這位年輕的鋼琴家。

1957年,17歲的阿格麗希與DG簽下一紙優厚的合約,由DG提供

獎學金,讓阿格麗希可以保持學習。1960年,阿格麗希的第一張

唱片出版,主要曲目是拉威爾的《水之嬉戲》。這張唱片實在聽

不出一位19歲的少女是如何辦到如此快速的運指、超越、以及夢

幻的氛圍。這張被Gramophone評選為歷史上最偉大的百張唱片

之一,的確有其可取之處。阿格麗希雖然已經在演奏事業上取得

成功,但是她的眼光卻是集中在華沙蕭邦鋼琴大賽上。已經擁有

兩個首獎頭銜的阿格麗希,對華沙大賽一直不敢掉以輕心,直到

1965年才報名參加。結果理所當然的,首獎!此後阿格麗希一躍

成為歐洲最重要的一位鋼琴家,時至今日,儘管江山代有才人

出,但是卅餘年來,沒有任何一位鋼琴家能夠挑戰阿格麗希的地

位。七○年代的阿格麗希,每年演出都維持在一百場以上,平均兩

三天就有一場演出,對一位音樂家而言是一項嚴苛的考驗。進入

八○年代後,阿格麗希逐漸減少演出場次,近年來一年已經在廿場

以下。儘管如此,群眾的熱情仍然與卅年前並無二致,只要有阿

格麗希的演奏會,絕對在演出前夕會貼出Sold out的告示。

Martha Argerich - Bach Partita No. 2 - Verbier Festival 2008

Martha Argerich - Liszt Piano Concerto No 1 in E flat major (2016UK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360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